2011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下,全省残联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部署,以全面实施富民工程为工作契机,以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围绕促进残疾人生活改善与全面发展,加大残疾人事业投入,强化制度保障措施,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精心组织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三年推进计划,全省残疾人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吉林省“互助关爱助残工程”。实施“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救助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和“同仁爱心光明行”活动,扩大重症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救助项目实施的服务面,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开展。
(一)视力残疾康复。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81万例;为354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全年为745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0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297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二)听力语言康复。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共对419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规范聋儿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训练,共培训聋儿家长875名;培养各类专业人员257人。
本年度接受国家人工耳蜗项目救助40人,接受国家助听器项目救助63人,接受地方听力康复项目救助114人。
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训练后走向所占比例为,普小14.29%,普幼7.79%,特教学校(聋校)22.08%,其他55.84%。
(三)精防康复和孤独症儿童康复。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2011年,在56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14.54万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96.73%,显好率达到69.80%,社会参与率达到57.57%,肇事率0.15%;解除关锁23人;对1.25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32家,机构内有181名教师,在训儿童350名。有294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得到了康复救助。
(四)肢体与智力残疾康复。全年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70个,对33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装配了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进行了术后康复训练;对1115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其中:脑瘫儿童系统康复训练288人,肢体残疾儿童社区、家庭康复82人,成年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745人。
全年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34个;对477名0-14岁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与服务。
(五)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止到2011年底,累计建立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49个,为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371例,供应辅助器具0.97万件。
(六)社区康复服务。在23个市辖区和40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2666个,配备76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情况
现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4所,在校生37人,均为聋哑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生483人,毕业生132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59人。高等特殊教育学院1所, 20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有127名残疾人被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其中本科87人,专科40人。
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1868人,其中视力残疾64人,听力残疾82人,言语残疾102人,智力残疾620人,肢体残疾698人,精神残疾115人,多重残疾187人。
三、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情况
我省2011年城镇新安排1.16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2712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650人,公益性岗位就业492人,个体及其它形式就业6709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残疾人15.49万人;30.53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25.23万人。职业培训基地176个,其中残联兴办57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119个,本年度城镇职业培训人数1.16万人。 培训盲人保健按摩896人;医疗按摩人员195,保健按摩机构达到305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37个;有26人和54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有777名盲人按摩人员实现就业,其中保健按摩人员690人,医疗按摩人员87人,全省各级残联扶持284名特困盲人按摩师实现就业。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情况
(一)社会保险。全省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到7.06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4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7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20.42万人;
(二)社会救助。2011年城乡28.61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3.20万人,城镇集中供养0.81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90万人。
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5.42万人,农村五保供养0.7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87万人。
(三)托养服务。寄宿制托养机构150个,托养残疾人2327人;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合计11人,托养残疾人500人;本年度享受居家托养服务残疾人1.08万人。
五、扶贫情况
本年度我省各级残联扶持贫困残疾人1.38万户,2.63万人,脱贫2.18万人,返贫0.28万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5.89万人次,投入培训经费690.26万元。
开展社会帮扶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帮扶单位和个人,其中结对帮扶单位2271个,结对帮扶个人6014人;建立残疾人扶持基地62个,安置残疾人就业846人,扶持带动残疾人1703户残疾人脱贫致富。
六、残疾人法律维权
(一)残疾人法规政策及执法检查。2011年全年有5个市(州)制定或修改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县级以上人大执法检查或专题调研13次,政协视察和专题调研22次。
(二)残疾人法制宣传与法律救助。全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65次,参加人数1.20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53次,参加人数2607人;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协调机构27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5个,办理案件14件;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65个,办理案件362件。
(三)残疾人参政议政。全省残联协助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9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45件。
(四)无障碍建设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011年全省各级政府共出台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12个;无障碍建设领导协调组织20个;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市、县12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420户,无障碍检查19次,无障碍培训216人次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03万人。
(五)残疾人信访。各级残联共处理残疾人群众来信547件,接待残疾人群众来访7058人次,其中集体访25批次,658人次。
对比上年数据,残疾人来信、来访批次及人数均有所提高。除了侵犯残疾人权利的事件有所增多,残疾人自身维权意识增加也是其重要原因。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情况
(一)残联组织。2011年,全省各级残联实有人员2763人,残联干部综合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果。残疾人干部配备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9个市(州)残联领导班子中已有5个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 28个县级残联机关配备了残疾人干部。全省各级残联残疾人人才库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方面,全省有903个乡镇(街道),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732名;1.07万个社区(村)中,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1.04万名。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不仅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大量就近服务的社会公益岗位,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还为基层部门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
(三)残疾人专门协会。全省共建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363个,其中盲人协会74个、聋人协会73个、肢残人协会74个、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73个、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73个。全省共有47个专门协会进行了社团登记注册。
(四)志愿者助残。全省助残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涌现一大批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省助残志愿者登记数已达15.03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1.24万人。
八、宣传与文化
(一)宣传。2011年全省各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大量涉及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相关新闻、专题节目。省和地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1672件,报刊专版15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9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4个,投放各类公益广告19个。
(二)文化。残疾人的文化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省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已达到16个,举办残疾人文化周85个,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1个,已成立9个残疾人艺术团队。
九、残疾人体育
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2011年5月成功举办吉林省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广泛的社会赞誉。我省代表队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10枚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省和地市级全年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48次,参加人数为5191人,建立残疾人体育示范点47个,选聘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98人;省级全年组织残疾人体育比赛6次,参与的残疾人运动员有550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14个,聘任教练员55人。
对比近几年统计数据,残疾人体育健身参与率仍然没有显著提高,资金缺乏、场地稀少、残疾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或担心遭受歧视等原因参与热情不高仍然是制约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十、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一)残疾人事业统计与残疾人状况监测。全省各级残联统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共有86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普遍得到重视,统计数据质量逐年提高。2011年实施新一轮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经过测算,全省残疾人人口数为193.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7.03%。统计分析结果为全省开展残疾人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信息化。全省各级残联全面推进信息公开,目前省级残联及全部地市级残联全面开通了公众网站,31个县级残联网站也已开通,网站总数比去年增加8个。全省各级残联共有130名专兼职技术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残联系统网上信息服务正在逐步覆盖全省。其中,使用中的中央、省级残疾人信息网络数据平台就有15个,数据平台的整合将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
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增强使我省残联组织管理残疾人事务的能力得到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