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残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广旅局,长白山开发区残联、工委宣传部、网信办、旅游和文化体育局,梅河口市残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广旅局:
为做好“十四五”期间吉林省残疾人文化工作,根据中国残联等六部委印发的《“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吉林省残联、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制定了《吉林省“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残疾人 中共吉林省委 中共吉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
联合会 宣传部 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吉林广播电视局
2022年6月30日
吉林省“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一、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省残疾人文化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平等参与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一批文化助残服务项目全面开展,残疾人参与文体活动积极性大幅提升,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弘扬。但是,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程度还不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短缺,文创产业尚需扶持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
为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广大残疾人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依据国家《“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和《吉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任务目标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显著增强。
——进一步建立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场所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文化供给明显增强,广泛实施残疾人文化服务进社区、村级残疾人文体活动点建设项目,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惠及1万户以上重度残疾人家庭。
——城乡残疾人普遍参与社区文化生活,基层残联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全面提升。
——特殊艺术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残疾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有效提升,文化艺术品牌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三、主要措施
(一)高举旗帜不动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在学习教育、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常抓不懈,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持续深化开展“学听跟”活动。用残疾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便捷可用的宣传文化产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讲清楚、讲明白,让残疾人听得懂、能接受,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及时传递给残疾人,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好残疾人故事,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营造全社会助残和残疾人自强的浓厚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传播“平等·参与·共享”现代文明理念,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挖掘、培育、推出一批残疾人自强典型和助残先进典型,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扶残助残美德,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文明社会氛围。
4.加强重大主题宣传。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残疾预防日”“孤独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生动展示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展示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动员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残疾人,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
5.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省残联官方网站和“吉林残联”新媒体政务平台建设,市级残联和有条件的县市残联开设工作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政务客户端并切实发挥作用,建设全系统宣传矩阵,主动引导、主动发声,提升信息服务水平,讲好残疾人故事。
6.持续办好各级媒体残疾人专题和手语栏目。在省级主流媒体开设残疾人专题、专栏、专版,开通“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在省内有线电视端点播通道,实现无障碍电影服务向基层扩展,为视障人群体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视听媒体和融媒体中心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鼓励有条件的市电视台、县(市)融媒体中心电视频道开播国家通用手语和实时字幕栏目。
7.建立健全网上网下互动衔接的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完善各级残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情应对机制。加强全省残联系统网评员、通讯员队伍建设,每年组织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者培训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残疾人事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充分发挥残疾人新闻宣传促进会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和文化活动,组织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新闻人物、助残新闻人物推选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8.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和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有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场地和内容,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无障碍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要做好盲人阅读服务,增加盲文图书和视听文献资源,配备有关阅读设备,为盲人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无障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
9.推进文化惠残活动。在国家和省实施的送戏曲、送电影、送展演、送科普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及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等区域创新打造的新型文化业态,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建设的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要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和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
10.实施文化助残行动。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书香吉林·阅读有我”和“送文艺进基层”等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动社区及基层残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残疾人文化活动,鼓励各级残疾人艺术团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演出,为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搭建平台,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实施文化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文化服务项目(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和村级残疾人文体活动点建设项目,为1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为2000个以上村级残疾人服务场所配发文化活动器材。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要从实际出发,定期组织本类别残疾人开展文体活动,提升残疾人参与热情。
11.推动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常态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层文化设施,创建一批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 (点、站),增添必要的文化设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学艺术创作,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鼓励、引导社会爱心组织、企业参与残疾人文化服务。积极发挥志愿助残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为残疾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帮助。
(四)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育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
12.持续扶持一批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艺术教育,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调查,推进全省残疾人文体人才库建设,加强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和师资培养,以群众基础较好、地域特色突出的项目为依托,打造吉林残疾人特殊艺术品牌。
13.支持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团体建设,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引导各类艺术家为残疾人文艺工作者传习授业提升水平。搭建特殊艺术交流展示平台,举办残疾人书法、绘画、朗诵、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推进特殊艺术繁荣发展。
14.举办第六届、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打造文艺精品节目,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省残疾人艺术水准。
15.提供残疾人旅游无障碍服务体验。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针对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适合残疾人的旅游项目,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层次旅游需求。按照无障碍旅游公共服务有关要求,加强残疾人无障碍、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纪念馆和旅游景区,提供移步导读和必要的信息引导、人工帮扶等服务,满足不同类别残疾人共享文化旅游服务需求。
(五)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满足残疾人创业就业需求。
16.积极推进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网络文化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可吸纳残疾人就业、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网络文化创业基地,拓宽残疾人文化产业就业渠道,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各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应免费或优惠为残疾人文化创业提供必要展示空间,支持残疾人发挥特殊艺术才能,参与文化创业。
17.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定完善我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支持措施,扶持一批残疾人参与非遗项目,积极培养残疾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带头人。鼓励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博览会设立残疾人文化艺术展区(专区),鼓励将残疾人非遗基地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展示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及非遗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残联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残疾人文化工作的指导。各级主管部门要把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繁荣和发展残疾人文化事业纳入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二)健全保障机制。
各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应明确资金保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强化督导评估。
各级主管部门要立足本部门工作职责,深入基层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推动指导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情况。要结合《吉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督导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本实施方案执行中的问题。要按照残疾人事业统计要求,如实上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