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首页所属单位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资料中心
走近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
发布时间: 2013-03-20 09:55: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引导式教育是一套为活动机能失调的人士而设,以建立正常生活为基础,诱发主动学习为策略,发展积极的性格为目标的教育与康复的整合系统。它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匈牙利医生Andras Peto教授创立的,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引导式教育在香港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给香港的康复服务带来深刻的变革,给广大残障儿童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因此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残障儿童家庭的广泛认同。从九十年代开始,引导式教育开始在中国内地推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际工作证明,引导式教育是一个对脑瘫儿童康复行之有效的康复教育系统。    脑瘫儿童的康复不只是医疗层面的问题,脑瘫儿童的康复本质上是一个身心发育的问题。引导式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关注儿童体能的障碍,而且为孩子的心理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把训练、学习和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人康复”。 

    引导式教育的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包含了九大元素:

   一、贯通式团队:不同专业的人员包括: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幼儿教师、社会工作者,康复工程人员等其他辅助人员一起评估。按照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将各个专业方面的知识、方法、经验贯通起来,达成对儿童能力和障碍评价的一致性;针对教学和训练方向的一致性;制定一套全面的整合的教育计划、设计教育原则和治疗技术相融合的综合性康复教育课程。

   二、小组学习:小组活动为脑瘫儿童提供了学习社交技巧的自然环境,能够有效调动儿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渐产生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减少对家长的依赖。

   三、整日流程:结合日常生活而精心设计的一日活动流程,包括课堂习作和起床、穿衣、如厕、洗漱、一日三餐、茶点、午睡、放学等各项作息活动,每一刻都是学习的机会。

   四、习作程序:习作程序是引导式教育的教学策略,是按照儿童的能力,把学习的动作分解成细小的步骤,串联起来成为一个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具体活动,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坐、立、行、位置转移、手活动的能力。是一个整合的学习,包括:运动、感知、认知、主动参与、自我解难意识等。

   五、节律性意向:“节律”是配合习作活动,安排有节奏感并重复的口令或儿歌,“意向”是以节律性的语言来表达一项习作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对于不能讲话的孩子可以促进他们模仿学会把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对于能讲话的孩子能够加深其对动作的记忆。

   六、整合的课程:是通过贯通各领域的学习,融合教育、治疗和日常生活的康复教育课程,力求将儿童的运动、认知、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训练变成有意义的学习,让儿童获得完整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进一步的学习、探索精神。

   七、规划性环境:规划性环境以儿童学习需要为中心,配合生活流程和课堂学习,安排场地、家具、坐位、教具和辅助用具等。比如:教室、厕所、饭厅之间的距离要适合儿童的能力;要提供容易使儿童专注的学习环境;要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儿童进行位置转移;坐位的安排有利于儿童与引导员以及相互间的观察;家具和教具的摆放要有助于儿童主动保持正确的姿势。促进基本动作模式的发展,让儿童获得成功的经验,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功能。

   八、家长参与:家长参与孩子的教学训练活动,使他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发展潜力,了解引导式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坚定康复信念,改变仅仅作为照顾者的心态,成为培育孩子成长的核心人物和团队合作的伙伴。在教师、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习训练中家长逐渐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需要,开始面对现实,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在长期的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和锻炼,成为康复系统中的重要力量。

   九、诱发技巧:引导式教育各基本元素互相配合成为整体的诱发技巧。脑瘫儿童的康复不只是医疗层面的问题,脑瘫儿童的康复本质上是一个身心发育的问题。引导式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关注儿童体能的障碍,而且为孩子的心理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把训练、学习和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人康复”。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Copyright(C) 2003-2020 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吉ICP备06002238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680号

邮编:130040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45号

网站管理:吉林省残疾人信息中心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