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吉林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紧扣“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助力听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走进基层,开展“聆听世界,让爱有声”人工耳蜗手术助听项目宣传筛查活动
5月15日,中心来到吉林省蛟河市,开展“聆听世界,让爱有声”人工耳蜗手术助听项目宣传筛查活动。宣传筛查组为听障人士分享成功案例,增强听障群体及其家庭的信心。现场宣传普及听力残疾康复知识,以提升公众对听力康复的认知。还运用专业技术手段,为成人听障人士及听障儿童(少年)进行纯音测听检查,为后续的精准救助提供依据。一位听障儿童家长说:“这个人工耳蜗几乎是没有花钱,而且通过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专业康复训练,孩子现在听说都很好,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学习很不错,感谢残联有这么好的政策。”此次活动不仅为听障人士家庭带来了重获新“声”的希望,还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听障人士的关注度。
——走进农博园,开展“爱心助力成长,科普启迪童心”社会融合活动
5月16日,中心联合长春市农博园,组织全体在训儿童及家长开展社会融合活动。在中心老师与农博园工作人员的携手引导下,为听障儿童家庭开启了一段生动的自然探索课堂。海洋馆内,饲养员提着鲜鱼桶演示海豹喂食,孩子们踮着脚尖观察海豹跃出水面,惊叹声里交织着工作人员耐心的科普海洋知识;沙漠植物馆中,老师轻抚仙人掌的刺座,用拟人化语言讲述着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家长们蹲下身与孩子共读植物标牌,指尖在粗糙的叶面上感受着自然的馈赠;百鸟园里,金刚鹦鹉学舌、孔雀开屏引得孩子们兴奋模仿,这份由自然触发的共鸣,让 “ 特殊 ”与“普通”的界限消融在鸟鸣与笑声中。一位家长感慨:“ 这是我第一次带孩子来农博园,他不仅认识了这么多动植物,还主动和他人分享感受,受益匪浅。负责此次接待的农博园工作人员表示:“ 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比任何奖状都珍贵,我们愿永远做那扇打开世界的窗。” 这场融合了自然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了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让每一个听障儿童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获得全面发展。
——走进学校,开展“听见未来 科技赋能—小艺声音修复”采集活动
5月17日至18日,中心联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携手华为公司,共同开展了“小艺声音修复”技术研发的第三期语音数据采集活动。 我们来到了吉林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共为115名听障学生采集声音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小艺声音修复技术的研发提供丰富、准确的支撑,助力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的科技创新,让科技真正“为人服务”,切实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与就业,让技术进步转化为可感知的尊严与自由。
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社会各方力量,让更多的听障人士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技术服务,更好地践行“平等、融合、共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