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首页专题专栏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吉林省积极培育残疾人扶贫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增收
发布时间: 2020-09-09 08:25:00
来源: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按照中国残联的统一部署,吉林省残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的秋冬季宣传活动。近期,省残联网站、微信、政务号等新媒体平台将进行集中展播。让我们一起回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全省各级残联聚焦主责主业,残疾人工作者主动作为,残疾人朋友自强拼搏,共同谱写决战决胜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和精彩华章!

  吉林省残联在推动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中,培育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帮扶农村残疾人通过扶贫基地就业实现增收。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力度、提供精准帮扶指导、帮助基地产品推向市场等各项有力措施,支持残疾人扶贫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鼓励扶贫基地吸纳贫困残疾人直接就业和辐射带动就业,帮助了大量农村残疾人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实现增收,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建立健全扶持政策,全面实施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

  为了更加适应发展需要,激励更多的农村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安寨和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和生产增收, 2019年5月,省残联、省财政厅经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吉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省级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资金使用管理。《细则》目前体现了“一降”“一减”“一提高”三个特点:即降低了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直接安置残疾人数量;减少了申报流程,取消了省级基地需确认地市级基地一年以上的限制;提高了补助资金的额度,规定“省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40万元。对绩效考评结果较好的省级基地,并且规模持续扩大、安排和辐射带动残疾人稳定,可再次给予资金扶持”。《细则》的修改,进一步调动了基地的积极性,为确保打好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抓手。

  同时,省残联积极指导和督导各地制定和完善具有本地特点的扶贫基地建设相关政策,2020年年初,省残联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度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补助资金使用及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再扶持1个以上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进一步提出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责任,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系统的建立扶持机制和帮扶举措,形成了全省联动、全面推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市通榆县宏铭轩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地、林下散养笨鸡为主的典型农村企业,也是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安排16名残疾人就业。企业注册的“宏铭轩”老五笨蛋、老五笨鸡已通过认证,达到线上销售标准。在省市县残联支持下,企业通过开展产业扶持项目,带动残疾人发展养殖业。近年来,基地累计为630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鸡雏,残疾人年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

  

  图为白城市通榆县宏铭轩牧业有限公司为残疾人发放鸡雏

  加大扶持资金支持力度,保障残疾人扶贫基地持续稳健运行

  2018年,省残联积极争取省财政厅的支持,从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补助资金中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创新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帮助和扶持了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比如在该项目资金支持下,大安市残联依托肢体残疾人田志勤申请了志勤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扶持项目,为19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采购仔猪近400头,帮助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进一步减轻了基地发展和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的资金压力。

  2020年年初,省残联、对各地下拨了省级就业补助资金,其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稳定残疾人就业和生产增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省残联印发了《关于落实稳就业、保就业要求 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影响,其中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给予特殊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帮助这些基地克服困难,稳定残疾人就业局面。

  五年来,省残联累计认定18个扶贫基地为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仅省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就达到447万元。各地也根据本地实际,安排扶持资金专项开展扶贫基地的建设工作,全省市州和县区认定的残疾人扶贫基地累计200多个,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接近7100人。

  加强服务指导,助力残疾人扶贫基地规范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期间,各级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供精准帮扶。一方面掌握农村残疾人就业和生产需求,积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提供残疾人就业指导,增强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挖掘和培育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扶贫基地落实各项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开发适合于贫困残疾人的就业岗位,为扶贫基地安排和带动残疾人就业提供支持性服务。

  公主岭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当地残疾人对玉米叶编织项目比较青睐,市残联适时将公主岭市龙凤呈祥手工艺制品厂确定为市级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投入资金帮助其扩大生产,提高其培训、带动残疾人就业的能力,满足了残疾人培训需求的同时,又实现了就业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残联积极推进残疾人基地就业,注重在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种、养、加、销企业中,挖掘、培育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大力宣传引导,鼓励支持这些经济组织吸纳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残疾人生产增收。目前,全县共有11个农村经济组织直接安置36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50余人(户)残疾人生产增收。其中有些基地虽还未达到挂牌认定条件,但基地培育创建工作确已显现了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显著成效。

  目前,全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残疾人扶贫基地认定体系,形成了规范化、精细化的服务机制,拓展了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打造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新品牌。残疾人通过扶贫基地就业的帮扶模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白城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坚持防疫和生产两不误,生产经营状况基本稳定。目前该公司安置的5名残疾人职工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以上。近几年,企业每年的季节性用工残疾人都保持在30名以上,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几年来,该基地共辐射带动了1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辣椒庭院种植,每年人均增收都在2000元以上。家住在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黎明村后好力堡屯贫困户刘义兵,妻子毛瑞芳为肢体残疾人,并患有红斑狼疮疾病,儿子上学前班。刘义兵为妻子看病已经负债累累,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自暴自弃,对未来失去了希望。针对他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县残联和县级残疾人扶贫基地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来到刘一兵家中走访看望,决定为他家免费提供辣椒苗,并组织人员从种到收全部负责,在成椒回收时以最高价进行回收,仅此一项就增收4000多元。

  

  图为天意公司安置的季节性用工残疾人在掰辣椒把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Copyright(C) 2003-2020 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吉ICP备06002238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680号

邮编:130040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45号

网站管理:吉林省残疾人信息中心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