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首页专题专栏康复服务
听力康复知识
发布时间: 2020-05-17 15:20:00
来源:
字号:

   什么是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或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听力障碍、后天听力障碍;按发生原因可分为感音性听力障碍、传导性听力障碍、混合性听力障碍。

  国家听力残疾分级标准GB/T26341-2010

  听力损失程度(dB HL)        听力残疾等级

         41-60                     四级

         61-80                     三级

         81-90                     二级

          >90                      一级

  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听力障碍?

  遗传因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前检查,尤其是有听力障碍或听力障碍家族史的夫妇,曾生育过听障儿童的夫妇,应尽量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及耳聋基因检测,可减少遗传性听力障碍的发生。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了解孕期宝宝是否携带耳聋基因及患有听力障碍的可能性。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巨细疱、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孕妇糖尿病或甲低等因素均可损害孕中胎儿的听力。因此,孕期避免病毒感染和耳毒性药物,加强孕妇保健是减少先天性非遗传性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异常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才能做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要想知道刚出生的宝宝是否拥有正常健康的听力,一般观察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必须到指定筛查机构接受专业听力筛查服务。如果到了该说话的年龄,才发现孩子听不到声音,就会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受专业人员的听力筛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应在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

  如果孩子没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家长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听力初筛时未通过,家长就要充分重视,42天时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到指定医院做进一步的复筛。

  如果孩子在听力初筛和复筛时都没有通过,家长应在3~6个月内携带着初筛和复筛报告单,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到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以确定孩子的听力状况或听力损失程度。

  如何预防婴幼儿、儿童期听力障碍?

  婴幼儿、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道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障碍。此外,应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发现孩子听力障碍,应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听力障碍,就要到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或听力诊断中心为孩子进行听力学综合评定,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和干预方法。如果是患有中耳炎,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是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可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区)级残联申请听障儿童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救助,然后进入定点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怎样预防成人听力障碍的发生?

  成人听力障碍常见的病因有中耳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噪声、遗传、耳毒性药物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听力障碍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上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尽量避免或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清洁与干燥。

  (2)   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等预防中耳炎。

  (3)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4)   应防止头部外伤,尽量远离噪声,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5)   如果有听力障碍家族史,那么该家族内所有成员在婚前最好进行遗传咨询和致聋基因检测,以避免后代出现听力障碍。

  

  

  

  助听器选配有哪些注意事项? 

  助听器是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处理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清语言及环境声,与人交流,提高生活质量。

  (1)选配前进行全面的主客观综合听力学检查,确定适应症,根据听力损失性质及程度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2)在正规的听力康复机构或助听器验配机构选配助听器,不可自行购买,随意配戴,以免加重听力损失。

  (3)由专业人员定期调试助听器并进行助听器效果评估。

  怎么使用和保养助听器?

  助听器是精密仪器要注意防潮、防震、防高温,进行日常清洁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1)保持干燥:洗脸、洗澡、游泳时不要佩戴助听器,不用时将助听器放于干燥盒内。

  (2)保持清洁:用柔软的干布擦拭助听器表面保持清洁,避免耳垢堵住麦克风口及传声通道。

  (3)及时更换电池:使用助听器专用电池,如果较长时间不戴助听器应将电池取出,防止电池漏液损伤助听器。

  (4)小心操作开关、音量电位器,减少故障发生。

  (5)定期保养:每隔半年或一年送到助听器验配机构进行保养。

  人工耳蜗包括哪些部分?

  人工耳蜗是种高科技电子装置,它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让人产生听觉。它是目前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较为有效的康复手段之一。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主要有由植入体的植入部件、留在体外的外置部件两部分组成。

      植入部件:分为电极组和接受/刺激器两部分组成。电极上面规律排列着刺激电极植入内耳中接受/刺激器置于耳后的皮下

      外置部件:包括言语处理器和发射线圈两部分。言语处理器是人工耳蜗技术的核心,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成携带声音信息的电信号。发射线圈通过导线与言语处理器相连,与植入体相耦合,发射信号。

  

  人工耳蜗系统

  人工耳蜗是怎样工作的?

  (1)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

  (2)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入言语处理器

  (3)言语处理器对电信号进行分析、编码转换为数字编码信号。

  (4) 数字编码信号通过传输线圈透过头部皮肤传送至植入体。

  (5)植入体在将数字编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6)电信号被送至耳蜗内的电极刺激听神经,听神经将电信号传至大脑。

  (7)大脑将电信号识别为声音产生听觉。

  什么是人工耳蜗术前评估?

    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内耳是一种有创手术,人工耳蜗的术后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及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要长期维护和康复等,因此术前要进行充分的评估。术前评估应包括医学评估、听力学评估、助听器使用情况评估、语言能力评估、心理评估以及对患者和家人的有关知识介绍并且他们正确地认识人工耳蜗、确立恰当的期望值。

  人工耳蜗如何使用与保养?

  (1)防潮:不用时将言语处理器放入干燥盒中,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异物进入言语处理器,清洁时可用柔软湿布擦拭;洗澡、洗脸时请勿佩戴言语处理器。

  (2)防静电:静电会干扰言语处理器的程序,如程序图遗失,极少数情况损坏植入体。日常生活中接触孩子的言语处理器之前,先触摸孩子的手以平衡静电水平;玩蹦床、塑料滑梯等游戏前,要先摘掉言语处理器。

  (3)防止运动碰撞:避免头部受伤,对头部植入体的冲撞,可能造成植入体部件的损坏。

  (4)防止医疗损坏:如需做核磁共振需与耳蜗公司客服中心联系咨询该产品可否进行检查,采取何种防护措施;头颈部不可接受超声波检查、电疗、透热疗法和离子放射治疗。

  (5)防丢失:将言语处理器增加保护套、保护绳加以固定防止丢失。

  (6)不要在传输线圈上缠绕诸如毛线之类的东西,以免造成传输信号的中断。

  (7)及时更换电池。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Copyright(C) 2003-2020 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吉ICP备06002238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680号

邮编:130040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45号

网站管理:吉林省残疾人信息中心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