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儿童康复科普】痉挛型双瘫
发布时间: 2024-07-15 13:58:13
来源:
字号:

什么是痉挛型双瘫呢?

痉挛型双瘫是所有脑瘫类型中最常见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为突出表现,病因多为未成熟儿、脑缺氧缺血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等。


在临床上有哪些特点?

典型症状表现为双下肢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尖足。


运动的特征:下肢活动减少,特别是翻身、四肢爬、步行等交互活动缺乏。由于交互活动时两下肢分离动作困难,因此缺乏圆滑协调的模式,如爬行时两腿过度分开,髋关节分离及交互运动差,呈“兔跳”样运动。


     姿势特征:仰卧位或俯卧位,躯干回旋困难,呈整体模式。双下肢内收、内旋、尖足、内翻。坐位时因下肢的内收、内旋,故向前方伸腿坐困难。常取W坐位姿势。立位时胸椎多有代偿性前弯,腰椎呈后弯,而颈椎下部前屈。髋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抗重力肌的肌力减弱时,立位负荷体重时可出现外翻扁平足。膝一般为屈曲,当抗重力肌力强时,立位可出现过伸展状态(膝反张)。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上肢受累较轻,常表现为行走时上肢姿势异常,呈内收,肘屈曲,手腕屈曲向尺侧,手握拳,拇指内收。因病变左右程度不同寻常出现非对称体征。头控制较好,语言障碍较轻,部分患儿可伴有斜视。除上述问题外,有部分患儿伴有肩的后缩,将影响手移到前方或嘴边,因此会影响感知和认知。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性格特征是胆小、畏缩、内向等。


在康复时有哪些治疗原则、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首先要确定患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整体治疗。

主要问题:

过多使用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使上肢发育受到影响。

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及踝关节跖屈等而导致下肢分离运动受限。

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

在幼儿期既可存在骨盆周围肌和髋关节屈肌的痉挛,从而影响步行时躯干的伸展和上半身重心向侧方移动能力的发育。


治疗要点:

(1)缓解髋关节周围和下肢的肌肉痉挛,抑制髋关节的过度屈曲,促通两下肢的抗重力伸展、体重在两侧的移动。 

(2)抑制下肢的异常运动模式,避免上肢过度用力地腹爬运动。

(3)获得骨盆的运动性、中间性的稳定。

(4)学习足底接触地面时,左、右对称地支持体重。

(5)促通坐位平衡、立位平衡。

(6)仰卧位提高腹部肌群的力量,使缩短的肌肉伸展;增加正常的关节活动,活动正常的抗重力屈肌,包括正常主动的侧方重心移动和正常主动的侧方矫正反应。

(7)增加核心肌群肌力及下肢运动控制能力。

来源:《实用儿童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Copyright(C) 2003-2020 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吉ICP备06002238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680号

邮编:130040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45号

网站管理:吉林省残疾人信息中心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