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人民政协网|让科技点亮更多残疾人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 2024-07-15 14:11:37
来源:
字号:

人民政协网7月8日电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让残疾人共享科技红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很多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如何持续推进科技助残成果转化应用?在科技感中添加更多“人情味”,公益力量在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日前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集善沙龙上,与会专家与嘉宾结合各自工作经历,提供了诸多思考与建议。


科技让残疾人“走得更远”

“这个真是方便,没想到有一天我能不用其他人帮忙站起来。”近日,湖南长沙某医院,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重度肢体残疾患者王辉(化名)体验了自主站立和行走,虽然跌跌撞撞,但他的脸上难掩激动之情。


王辉多年前因意外致残,一直在接受康复训练。“平时都是我和护工两个人一起抱着他做康复,每次几分钟就累得满头大汗。”王辉爱人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机器人’,我们轻松多了,而且他在康复过程中也越来越自信。”


“帮助残疾朋友们站起来、动起来、走起来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日前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集善沙龙上,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熊军表示,“通过科技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残疾人重新‘听见’‘看见’甚至走得更远,更加有信心融入社会,把更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沙龙上,熊军将这些给残疾人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科技产品带到了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亲身体验了柔性外骨骼机器人——双肩背上机器人的背带,并将腿部的扣环扣紧,然后在腹部扣好绑带。机器人穿好后,“轻”是记者的第一感受。“整体机器只有1.8kg。”熊军回应道。


打开机器后,机器人立即根据记者的身体特征进行了调整。向前走动时,机器人能够较为精准地判断记者的行走意图,对相关关节产生助力,从而实现较不费力地进行走动、转向。


“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脊髓损伤、脑卒中、下肢肌无力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建立行走模式并有效锻炼相关关节和肌肉,有效刺激患者功能逐步恢复。”中国科学院教授陈春杰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从而加速残疾人康复进程。”


“科技助残是高科技进入民生领域的重要通道,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沙龙上,嘉宾们一致认为,残疾人事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提升。同时,在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中,也促进着科技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让更多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和参与社会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而社会公益组织帮助残疾人打通了享受科技红利的“最后一公里”。


沙龙当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集善·优龙”科技助行公益项目,优龙机器人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价值488万元的智能康复设备。


7月1日至5日,全国政协调研组赴黑龙江调研,作为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高兴地告诉记者,“基金会即将向黑龙江的4家康复医院进行捐赠,此外,这批设备还将用于资助天津、山东、河南、重庆的康复机构等非营利机构。”


“助行外骨骼系列产品是我们倾注大量心血研发的创新成果,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因身体原因而行走困难的残疾人体验重获行走的自由,基金会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谈及促成此次公益项目的过程,熊军如是说。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常达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科技助残企业负责人有着和熊军一样的愿望,“他们不知道如何联系更多有需要的残疾人。与此同时,残疾人也不知道如何更加实惠便捷地获取科技助残服务。”


同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矫形中心主任刘劲松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助残科技产品由于价格过高,让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望尘莫及”。


对此,与会嘉宾建议,科技助残企业要有意识地提升社会化程度,在推出科技产品时寻求社区、服务机构等先行先试,让产品的社会接受度更高,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在常达看来,此次优龙科技通过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合作,正是对科技创新企业与助残关爱服务结合路径的有效探索。


“公益组织能够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连接起企业产品和残疾人的需求。”常达表示,基金会一方面可以助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普及,增强助残产品的普适性,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面向残疾人开展科技助残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个性化科技助残服务等活动,让更多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科技助残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沙龙上现场,刘劲松带来了很多科技辅具,对于这些产品,他如数家珍、细心讲解。“辅助器具是帮助残疾人补偿、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之一。”


刘劲松介绍,康复医学近年来正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不断交叉融合,在诊疗方法、学科统筹、康复器具等方面不断融合积极因素和力量,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康复希望。


“康复医学的诊疗过程,实际上也是根据患者需求,不断完善研发康复器具、产品的过程。”刘劲松表示,“即使一些患者的功能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但是通过智能辅助器具,患者依旧能够实现部分能力的改善。”


“但不断更新迭代的科技助残设备、产品只是残疾人迈向更美好生活的第一步,想让智能辅具真正和用户达到适配,少不了残疾人工作者的‘匠人精神’。”作为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假肢适配师,刘劲松告诉记者,“想让残疾人和辅具真正达到‘人具合一’,需要根据用户体型、残疾位置等不断进行调试。”刘劲松说,“此外,残疾人更好地康复、融入社会,不仅需要科技创新,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目前一些残疾人及重度病患仍面临着康复难题,一方面大医院没有足够多的床位用于康复治疗,另一方面社区医院的设备和人员有限。”刘劲松建议,要让更多康复设备、服务等从医院下沉到社区甚至家中,解决老百姓就近就便康复的可能性。


沙龙上,嘉宾们一致认为,把高质量科技发展成果更及时、更多地惠及残疾人,不断擦亮广大残疾人美好生活底色,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科技助残转化应用、推广普及方面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共享生活的美好。”


“相信在‘科技感’与‘人情味’的双重加持下,更多科技成果将被注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中,科技助残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常达如是说。


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Copyright(C) 2003-2020 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吉ICP备06002238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680号

邮编:130040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45号

网站管理:吉林省残疾人信息中心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返回顶部